• 咨询:18992849520
  • 咨询:18992849520
  • 老照片:1924年-1942年的大连

    2022-6-11

    1924年,大连港口,长长的防波堤上,修建着一座灯塔,至今仍在使用,号称百年灯塔,大连港从鸦片战争后开始发展,正式建港则是沙俄强占旅大之后,1902年投入使用,1905年日本战胜沙俄,继续修建大连港,在后续岁月中成为远东大港。

    1924年,大连港口,长长的防波堤上,修建着一座灯塔,至今仍在使用,号称百年灯塔,大连港从鸦片战争后开始发展,正式建港则是沙俄强占旅大之后,1902年投入使用,1905年日本战胜沙俄,继续修建大连港,在后续岁月中成为远东大港。


    1924年,停靠在大连港口的大型客船,旅客正在下船登岸,人来人往,川流不息。

    1924年,停靠在大连港口的大型客船,旅客正在下船登岸,人来人往,川流不息。


    1924年,初夏时分的清晨,大连市内的大广场,两位年轻女孩背着包,打扮新潮,正走向前方。

    1924年,初夏时分的清晨,大连市内的大广场,两位年轻女孩背着包,打扮新潮,正走向前方。


    1924年,停在大连海港中的民商船,上百只船的船帆升起,在波光粼粼的海面上,蔚为壮观。

    1924年,停在大连海港中的民商船,上百只船的船帆升起,在波光粼粼的海面上,蔚为壮观。


    1924年,位于旅顺的一处高粱地,一位戴着斗笠的农夫正在收割高粱。

    1924年,位于旅顺的一处高粱地,一位戴着斗笠的农夫正在收割高粱。


    1924年,旅顺的一处农户前院,铺满了收获的高粱,主人扛着耙耧,牵着一头蒙着眼睛的驴子,拉着拖耙给高粱脱壳。

    1924年,旅顺的一处农户前院,铺满了收获的高粱,主人扛着耙耧,牵着一头蒙着眼睛的驴子,拉着拖耙给高粱脱壳。


    1924年,位于大连市东南端的寺儿沟贫民窟,房屋局促而简陋,这里生活着贫困的中国老百姓,主要在当时的日本工厂内充当劳工,被日本人残酷剥削。

    1924年,位于大连市东南端的寺儿沟贫民窟,房屋局促而简陋,这里生活着贫困的中国老百姓,主要在当时的日本工厂内充当劳工,被日本人残酷剥削。


    1924年,大连市大广场处的市役所(一处为百姓办理各项事务的机构),大连从金代始称金州,1894年日本占领辽东半岛,两年后归还清政府,1898年沙俄侵占大连,日俄战争爆发后,1905年沙俄被日本打败,大连又成日本殖民地,1945年日本投降,苏军当年接管旅大,直到1955年才归还中国。

    1924年,大连市大广场处的市役所(一处为百姓办理各项事务的机构),大连从金代始称金州,1894年日本占领辽东半岛,两年后归还清政府,1898年沙俄侵占大连,日俄战争爆发后,1905年沙俄被日本打败,大连又成日本殖民地,1945年日本投降,苏军当年接管旅大,直到1955年才归还中国。


    1924年,大连小岗子商业街,沙俄殖民期间将这里划为中国人聚居地,日占期间,日本人将大连南山的中国人也迁至这里,形成了中国百姓的主要生活区域,图中是一处下坡的街道,左侧的商铺为“恒益当”、“文海园小卖处”,几位女子梳着长长的大辫子,向前走去。

    1924年,大连小岗子商业街,沙俄殖民期间将这里划为中国人聚居地,日占期间,日本人将大连南山的中国人也迁至这里,形成了中国百姓的主要生活区域,图中是一处下坡的街道,左侧的商铺为“恒益当”、“文海园小卖处”,几位女子梳着长长的大辫子,向前走去。


    1924年,位于大连市中心大广场(今中山广场)南侧的大和旅馆(今大连宾馆),为巴洛克式建筑风格,修建于1909年,由当时的日本满铁株式会社运营。

    1924年,位于大连市中心大广场(今中山广场)南侧的大和旅馆(今大连宾馆),为巴洛克式建筑风格,修建于1909年,由当时的日本满铁株式会社运营。


    1924年,大连浪速町(今天津街),是当时大连的繁华商业区,日本人以其海军驱逐舰“浪速号”命名,该舰曾在甲午海战中击沉了北洋水师的“高升号”运兵船,日本侵略者以此命名大连的街道,实为中国人的奇耻大辱。

    1924年,大连浪速町(今天津街),是当时大连的繁华商业区,日本人以其海军驱逐舰“浪速号”命名,该舰曾在甲午海战中击沉了北洋水师的“高升号”运兵船,日本侵略者以此命名大连的街道,实为中国人的奇耻大辱。


    1924年,位于大连市寺儿沟海岸沿线的山崖,从山东渡海而来的劳工百姓,在大连谋生,便在此建起简陋木屋落脚生活。

    1924年,位于大连市寺儿沟海岸沿线的山崖,从山东渡海而来的劳工百姓,在大连谋生,便在此建起简陋木屋落脚生活。


    1924年,大连的一处海盐田,聪明的中国百姓将潮汐上涨的海水,通过沟渠,以风帆驱使风车,汲取海水漫流至盐田,再通过日晒制盐。

    1924年,大连的一处海盐田,聪明的中国百姓将潮汐上涨的海水,通过沟渠,以风帆驱使风车,汲取海水漫流至盐田,再通过日晒制盐。


    1925年,冬天的大连港,在零下十几度的寒冷中,海面都结成了冰,彷佛毛玻璃般,大小船只均陷入其中。

    1925年,冬天的大连港,在零下十几度的寒冷中,海面都结成了冰,彷佛毛玻璃般,大小船只均陷入其中。


    1925年,冰封的大连港内,一艘来自中国南方的大木船,船身上是传统的图案装饰,以求海运平安。

    1925年,冰封的大连港内,一艘来自中国南方的大木船,船身上是传统的图案装饰,以求海运平安。


    1925年,大连港海岸处的厚冰。

    1925年,大连港海岸处的厚冰。


    1925年,大连港,结冰之后的海面,船舶无法靠岸,船上的货物只能通过人力拉车驳运。

    1925年,大连港,结冰之后的海面,船舶无法靠岸,船上的货物只能通过人力拉车驳运。


    1925年,位于大连的一处榨油坊,一辆货车停在院内,两个搬运工正在装运豆粕。

    1925年,位于大连的一处榨油坊,一辆货车停在院内,两个搬运工正在装运豆粕。


    1925年,大连港内的堆积场,面积巨大,来往运输的货物堆积成山,画面下方各有两人正在码放货包。

    1925年,大连港内的堆积场,面积巨大,来往运输的货物堆积成山,画面下方各有两人正在码放货包。


    1925年,位于大连西岗子地区的天齐庙(天后宫),被大连百姓称为“东关大庙”,建于1908年(今已不存),图中两个道士正站在殿前的台阶上,门匾上为“天后圣母”四个大字。

    1925年,位于大连西岗子地区的天齐庙(天后宫),被大连百姓称为“东关大庙”,建于1908年(今已不存),图中两个道士正站在殿前的台阶上,门匾上为“天后圣母”四个大字。


    1927年,大连中央公园的山间道路,本愿寺就在南山附近。

    1927年,大连中央公园的山间道路,本愿寺就在南山附近。


    1927年,大连中心大广场附近的港桥,桥下是通往港口码头的铁路线,前方是当时的山县通(今为人民路)。

    1927年,大连中心大广场附近的港桥,桥下是通往港口码头的铁路线,前方是当时的山县通(今为人民路)。


    1927年,大连常盘桥(今商步行街和青泥洼街处,现为青泥洼桥)附近,桥为沙俄期间所建,连接着大连的东西交通,日本占领期间这里是大连市规划的圆点。图中电车交通发达,人来人往,远处右边的建筑,门匾上写有“大阪每日新闻”的字样。

    1927年,大连常盘桥(今商步行街和青泥洼街处,现为青泥洼桥)附近,桥为沙俄期间所建,连接着大连的东西交通,日本占领期间这里是大连市规划的圆点。图中电车交通发达,人来人往,远处右边的建筑,门匾上写有“大阪每日新闻”的字样。


    1927年,大连小平岛风光,海岸石崖嶙峋,海浪击荡,惊涛拍岸,一艘木船,扬起三片风帆,行于海水,意境极美。

    1927年,大连小平岛风光,海岸石崖嶙峋,海浪击荡,惊涛拍岸,一艘木船,扬起三片风帆,行于海水,意境极美。


    1927年,大连市老虎滩地区的日本人住宅区,房屋高低错落,修建的风格很有艺术气息。

    1927年,大连市老虎滩地区的日本人住宅区,房屋高低错落,修建的风格很有艺术气息。


    1927年,日本人修建的满铁大连医院,号称东洋第一的医院,1925年12月竣工,耗资560万圆,占地面积达8.9万平方米,床位有590个,科室众多,设施先进。

    1927年,日本人修建的满铁大连医院,号称东洋第一的医院,1925年12月竣工,耗资560万圆,占地面积达8.9万平方米,床位有590个,科室众多,设施先进。


    1927年,大连市石槽村风光,这里的海岸线,岬角岸崖,石礁耸峙,初夏时分,海波荡漾,一艘小舟扬帆海上,风光旖旎。

    1927年,大连市石槽村风光,这里的海岸线,岬角岸崖,石礁耸峙,初夏时分,海波荡漾,一艘小舟扬帆海上,风光旖旎。


    1927年,站在高处,远看大连市景,近处为中央公园,高耸的塔状建筑是日本人于1926年修建完成的所谓忠灵塔,纪念死于日中战争、日俄战争中的日本人,在侵略中国的土地上修建这样的建筑,堪称国人的奇耻大辱,解放后改为五一塔,后在1975年炸毁,大快人心。

    1927年,站在高处,远看大连市景,近处为中央公园,高耸的塔状建筑是日本人于1926年修建完成的所谓忠灵塔,纪念死于日中战争、日俄战争中的日本人,在侵略中国的土地上修建这样的建筑,堪称国人的奇耻大辱,解放后改为五一塔,后在1975年炸毁,大快人心。


    1927年,大连石槽村的风光,一艘小木船,载着几人正穿行在林立的礁石中。

    1927年,大连石槽村的风光,一艘小木船,载着几人正穿行在林立的礁石中。


    1927年,大连市王家屯的劳工聚居村落,这里的百姓大多来自山东移民,主要从事当时大连港口的货物搬运,生活很是艰苦。

    1927年,大连市王家屯的劳工聚居村落,这里的百姓大多来自山东移民,主要从事当时大连港口的货物搬运,生活很是艰苦。


    1927年,大连市金福铁路沿线的一处农家,秋天的收获季节,金灿灿的玉米堆在框中,两个农人和两匹马正在劳作着。

    1927年,大连市金福铁路沿线的一处农家,秋天的收获季节,金灿灿的玉米堆在框中,两个农人和两匹马正在劳作着。


    1927年,位于大连市普兰店的貔子窝(今名为皮口)古镇,黄海之滨,落潮之后的海滩,一艘木船搁浅,远处隐约可见的岛屿便是长山列岛。

    1927年,位于大连市普兰店的貔子窝(今名为皮口)古镇,黄海之滨,落潮之后的海滩,一艘木船搁浅,远处隐约可见的岛屿便是长山列岛。


    1927年,位于大连市普兰店貔子窝附近的海盐田,朝霞中的盐田,水面倒映着天空,盐工们抬着框行进在田埂上,画面很是优美。

    1927年,位于大连市普兰店貔子窝附近的海盐田,朝霞中的盐田,水面倒映着天空,盐工们抬着框行进在田埂上,画面很是优美。


    1927年,位于大连市普兰店的城子疃街(今为城子坦),明永乐年间为防范倭寇进犯,在这修建“归服堡”土城,后世因交通便利而商贾云集,形成热闹的街市。

    1927年,位于大连市普兰店的城子疃街(今为城子坦),明永乐年间为防范倭寇进犯,在这修建“归服堡”土城,后世因交通便利而商贾云集,形成热闹的街市。


    1927年,位于城子坦地区的碧流河入海口,广阔的滩涂上,绿草茵茵,河水蜿蜒穿行在草地中,直入大海。

    1927年,位于城子坦地区的碧流河入海口,广阔的滩涂上,绿草茵茵,河水蜿蜒穿行在草地中,直入大海。


    1927年,位于大连市普兰店的貔子窝地区的永安台,是建于明代的烽火台,在明朝时期的归服堡和红嘴堡之间,主要是防范倭寇的侵扰。

    1927年,位于大连市普兰店的貔子窝地区的永安台,是建于明代的烽火台,在明朝时期的归服堡和红嘴堡之间,主要是防范倭寇的侵扰。


    1927年,位于大连市普兰店地区的亮甲店附近,图中是辽东半岛的大石棚古迹,历史久远,据考证源自新石器时代,那时的先民作为祭祀或者墓葬用途。

    1927年,位于大连市普兰店地区的亮甲店附近,图中是辽东半岛的大石棚古迹,历史久远,据考证源自新石器时代,那时的先民作为祭祀或者墓葬用途。


    1927年,金福铁路沿线的原野风光,秋日时光,高粱地中的高粱已经收割过,一群绵羊正在地中觅食。

    1927年,金福铁路沿线的原野风光,秋日时光,高粱地中的高粱已经收割过,一群绵羊正在地中觅食。


    1931年,日本人在侵占大连期间,在长山列岛海域进行捕鲸作业,图为日本船员在操作船上的捕鲸炮,这种炮为挪威人发明,弹头为尖帽构造,附着4个倒钩钢爪,射中后钢爪张开,炮弹附有浮标,等鲸鱼流尽血后再行打捞。

    1931年,日本人在侵占大连期间,在长山列岛海域进行捕鲸作业,图为日本船员在操作船上的捕鲸炮,这种炮为挪威人发明,弹头为尖帽构造,附着4个倒钩钢爪,射中后钢爪张开,炮弹附有浮标,等鲸鱼流尽血后再行打捞。


    1931年,1913年,日本东洋捕鲸株式会社在长山列岛的海洋岛修建码头及捕鲸加工厂,春天的四五月间,鲸鱼随着海流而来,图中的日本捕鲸船开始出航捕鲸,船约有800吨的排水量。

    1931年,1913年日本东洋捕鲸株式会社在长山列岛的海洋岛修建码头及捕鲸加工厂,春天的四五月间,鲸鱼随着海流而来,图中的日本捕鲸船开始出航捕鲸,船约有800吨的排水量。


    1931年,捕鲸船上的指挥塔,当鲸鱼在海上游动时,会扰动海面,观察的人员据此来追踪鲸鱼。

    1931年,捕鲸船上的指挥塔,当鲸鱼在海上游动时,会扰动海面,观察的人员据此来追踪鲸鱼。


    1931年,大连长山列岛的海洋岛,日本东洋捕鲸株式会社在此建有鲸鱼加工厂,捕鲸船拖着捕获的鲸鱼在此剖割,获取鲸肉鲸油。

    1931年,大连长山列岛的海洋岛,日本东洋捕鲸株式会社在此建有鲸鱼加工厂,捕鲸船拖着捕获的鲸鱼在此剖割,获取鲸肉鲸油。


    1931年,鲸鱼被拖到倾斜的木栈桥上,鲸鱼加工厂的工人正在切割鲸鱼。

    1931年,鲸鱼被拖到倾斜的木栈桥上,鲸鱼加工厂的工人正在切割鲸鱼。


    1931年,生活中在长山列岛海洋岛的渔民,初春正是捕获鲷鱼和虾的好时节,图中的船仓堆满了渔获,渔民们正在劳作着。

    1931年,生活中在长山列岛海洋岛的渔民,初春正是捕获鲷鱼和虾的好时节,图中的船仓堆满了渔获,渔民们正在劳作着。


    1931年,在海洋岛的高处往下俯瞰,海岸边村落田地相间,几艘小舟停靠岸边,景色恬淡,如同世外桃源。

    1931年,在海洋岛的高处往下俯瞰,海岸边村落田地相间,几艘小舟停靠岸边,景色恬淡,如同世外桃源。


    1931年,位于大连长山列岛的四块石屯,日占时期的日本盐业会社在这里建有贮盐场,站在山上远望,海湾处,渔帆点点,山下则是秀美的田园风光。

    1931年,位于大连长山列岛的四块石屯,日占时期的日本盐业会社在这里建有贮盐场,站在山上远望,海湾处,渔帆点点,山下则是秀美的田园风光。


    1931年,大连的大长山岛,远处是四块石屯南边的南路坨子山丘,上面的建筑是日本人修建的日俄战争战迹纪念碑,当时的日本海军为进攻旅顺口与俄海军在此交战,又见证了积贫积弱的中国晚清屈辱历史。

    1931年,大连的大长山岛,远处是四块石屯南边的南路坨子山丘,上面的建筑是日本人修建的日俄战争战迹纪念碑,当时的日本海军为进攻旅顺口与俄海军在此交战,又见证了积贫积弱的中国晚清屈辱历史。


    1931年,位于大连长山列岛中的海洋岛,海岸绝壁,下临碧海,断崖嶙峋,海潭深幽。

    1931年,位于大连长山列岛中的海洋岛,海岸绝壁,下临碧海,断崖嶙峋,海潭深幽。


    1933年,大连市西岗子,这里是当时中国人的生活区,图中是正月十五元宵节的场景,沿街的房屋门头上挂着红灯笼,节日气氛浓厚。

    1933年,大连市西岗子,这里是当时中国人的生活区,图中是正月十五元宵节的场景,沿街的房屋门头上挂着红灯笼,节日气氛浓厚。


    1933年,大连市西岗子的中国街道,正月十五期间,街头的元宵售卖摊点,一位摊主和孩子正看着镜头。

    1933年,大连市西岗子的中国街道,正月十五期间,街头的元宵售卖摊点,一位摊主和孩子正看着镜头。


    1933年,位于大连市普兰店的貔子窝(今名为皮口)海岸,明永乐年间建港,清雍正年间开埠,后世成为重要的帆船码头,图中退潮后的船只搁浅在沙滩上,岸边的众人正在驳运堆积的货物。

    1933年,位于大连市普兰店的貔子窝(今名为皮口)海岸,明永乐年间建港,清雍正年间开埠,后世成为重要的帆船码头,图中退潮后的船只搁浅在沙滩上,岸边的众人正在驳运堆积的货物。


    1933年,大连的赞子河在貔子窝(今名为皮口)地区入海,夹着的泥沙,充满在河海交汇处,退潮后满是泥泞,图中为船夫拖着小木舟在泥海中滑行。

    1933年,大连的赞子河在貔子窝(今名为皮口)地区入海,夹着的泥沙,充满在河海交汇处,退潮后满是泥泞,图中为船夫拖着小木舟在泥海中滑行。


    1933年,位于貔子窝海湾西端突出的大岩石,当地传说里面的洞窟曾有貔子(鼬)栖息,因而得名。

    1933年,位于貔子窝海湾西端突出的大岩石,当地传说里面的洞窟曾有貔子(鼬)栖息,因而得名。


    1933年,貔子窝地区海岸旁的海鲜市场。

    1933年,貔子窝地区海岸旁的海鲜市场。


    1933年,貔子窝地区附近长石储量丰富,主要用于制陶原料,图中两人一前一后,挑着土框走来。

    1933年,貔子窝地区附近长石储量丰富,主要用于制陶原料,图中两人一前一后,挑着土框走来。


    1933年,大连市城子疃(今城子坦)地区的街市,院子内一人正扛着一包谷物,走在谷仓上,屋外远处就是海湾,几艘木船清晰可见。

    1933年,大连市城子疃(今城子坦)地区的街市,院子内一人正扛着一包谷物,走在谷仓上,屋外远处就是海湾,几艘木船清晰可见。


    1933年,位于大连城子坦的“归服堡”明代土城遗址,此堡建于明永乐二十年(公元1422年),用于防御倭寇,名字寓意为让倭寇归顺降服之意。

    1933年,位于大连城子坦的“归服堡”明代土城遗址,此堡建于明永乐二十年(公元1422年),用于防御倭寇,名字寓意为让倭寇归顺降服之意。


    1933年,镶嵌在城子坦“三清观”东侧墙壁上的“归服堡”石刻。

    1933年,镶嵌在城子坦“三清观”东侧墙壁上的“归服堡”石刻。


    1933年,位于大连市城子坦镇西北端巍霸山的吴姑寺(又称清泉寺),该寺历史悠久,始建于唐贞观年间,儒释道三教在这千年古刹中和谐相融,经过历代修缮,至今仍保存完好。

    1933年,位于大连市城子坦镇西北端巍霸山的吴姑寺(又称清泉寺),该寺历史悠久,始建于唐贞观年间,儒释道三教在这千年古刹中和谐相融,经过历代修缮,至今仍保存完好。


    1933年,大连市城子坦镇谢家屯(今谢屯)段的碧流河风光,早春时节,河水两岸,一片沃野,河沙洁白,草木青绿,几叶轻舟随波逐流,景色优美。

    1933年,大连市城子坦镇谢家屯(今谢屯)段的碧流河风光,早春时节,河水两岸,一片沃野,河沙洁白,草木青绿,几叶轻舟随波逐流,景色优美。


    1937年,位于大连市普兰店貔子窝(今为皮口)附近的盐田,风车汲取着海上灌至盐田,两条铁轨延申至远处。

    1937年,位于大连市普兰店貔子窝(今为皮口)附近的盐田,风车汲取着海上灌至盐田,两条铁轨延申至远处。


    1937年,黄渤海沿岸历来雨水不多,适合海盐晒制,位于大连市貔子窝(今为皮口)地区的海岸,堆积如山的海盐正等待着运往各地。

    1937年,黄渤海沿岸历来雨水不多,适合海盐晒制,位于大连市貔子窝(今为皮口)地区的海岸,堆积如山的海盐正等待着运往各地。


    1937年,位于大连地区的一处烧锅酿酒作坊,几匹骡子正在拉着石磨,碾碎高粱,用于制酒原料。

    1937年,位于大连地区的一处烧锅酿酒作坊,几匹骡子正在拉着石磨,碾碎高粱,用于制酒原料。


    1937年,大连地区的一处烧锅酿酒作坊内,酿酒的师傅面带笑容,正在给酒缸中引流灌装酿制好的高粱酒。

    1937年,大连地区的一处烧锅酿酒作坊内,酿酒的师傅面带笑容,正在给酒缸中引流灌装酿制好的高粱酒。


    1937年,大连地区的一处乡村晒场,农户们正在搬运收获的花生。

    1937年,大连地区的一处乡村晒场,农户们正在搬运收获的花生。


    1937年,为了榨油需要,当时的日本侵略者在大连地区对农民种植花生采取奖励政策,图中是组织大量的农村妇女对收获的花生进行剥壳处理。

    1937年,为了榨油需要,当时的日本侵略者在大连地区对农民种植花生采取奖励政策,图中是组织大量的农村妇女对收获的花生进行剥壳处理。


    1937年,位于大连地区的一处羊毛加工厂内,正在进行羊毛的干燥处理。

    1937年,位于大连地区的一处羊毛加工厂内,正在进行羊毛的干燥处理。


    1937年,羊毛加工厂内的几位年青女工,正在认真的处理着羊毛。

    1937年,羊毛加工厂内的几位年青女工,正在认真的处理着羊毛。


    1937年,羊毛加工厂的女工通过机器进行纺毛处理工作,只见转轮快速运转,姑娘们全神贯注,态度认真,一丝不苟。

    1937年,羊毛加工厂的女工通过机器进行纺毛处理工作,只见转轮快速运转,姑娘们全神贯注,态度认真,一丝不苟。


    1937年,羊毛加工厂内,一位面容姣好的女工,正在传统的木制织布机上织着羊毛。

    1937年,羊毛加工厂内,一位面容姣好的女工,正在传统的木制织布机上织着羊毛。


    1942年,位于大连瓦房店的得利寺地区,复州河的右岸山顶龙王庙旁,日本侵略者为纪念其日俄战争时期的战迹而修建的纪念碑。

    1942年,位于大连瓦房店的得利寺地区,复州河的右岸山顶龙王庙旁,日本侵略者为纪念其日俄战争时期的战迹而修建的纪念碑。


    1942年,位于大连瓦房店的得利寺的龙潭山,隋朝时建有城墙,元明时期建有“得利赢城”,图中的龙潭寺,依龙潭湖而建,始建于清乾隆时期,于动乱年间被毁。

    1942年,位于大连瓦房店的得利寺的龙潭山,隋朝时建有城墙,元明时期建有“得利赢城”,图中的龙潭寺,依龙潭湖而建,始建于清乾隆时期,于动乱年间被毁。


    1942年,位于大连得利寺与万家岭之间的一处田园风光,农人正在地中耕作,下方的河道上,远处铁路桥跨过。

    1942年,位于大连得利寺与万家岭之间的一处田园风光,农人正在地中耕作,下方的河道上,远处铁路桥跨过。


    1942年,大连瓦房店松树镇的一处山水风光,高坡上远望,复州河水蜿蜒流淌在群山之中,一棵松树下,一位小男孩正在用竹耙耧着松毛。

    1942年,大连瓦房店松树镇的一处山水风光,高坡上远望,复州河水蜿蜒流淌在群山之中,一棵松树下,一位小男孩正在用竹耙耧着松毛。


    1942年,大连的长山列岛海域,坐在船上,东方既晓,霞光将海水染的金黄。

    1942年,大连的长山列岛海域,坐在船上,东方既晓,霞光将海水染的金黄。


    1942年,大连的长山列岛中的大长山岛风光,左上方的岛礁如同一只巨蟾,正张口对天。

    1942年,大连的长山列岛中的大长山岛风光,左上方的岛礁如同一只巨蟾,正张口对天。


    1942年,大连长山列岛中的海洋岛港口,这里时日本捕鲸船的母港。

    1942年,大连长山列岛中的海洋岛港口,这里时日本捕鲸船的母港。


    1942年,海洋岛内的港湾,黄昏之际,一艘木船上两个孩童正在归航。

    1942年,海洋岛内的港湾,黄昏之际,一艘木船上两个孩童正在归航。


    1942年,站在大连城子坦的一处海角高处,下方的海滩是碧流河的入海口,远处的长山列岛隐约可见。

    1942年,站在大连城子坦的一处海角高处,下方的海滩是碧流河的入海口,远处的长山列岛隐约可见。


    1942年,大连貔子窝(今为皮口)附近的海岸,退潮之后的清晨,旭日初升,泥泞的沙滩上,金光四射,小木船们桅杆林立,静卧在这片泥海之中。

    1942年,大连貔子窝(今为皮口)附近的海岸,退潮之后的清晨,旭日初升,泥泞的沙滩上,金光四射,小木船们桅杆林立,静卧在这片泥海之中。


    1942年,一望无际的大连貔子窝(今为皮口)盐田,堆积的盐山一座座相连,好似金字塔般。

    1942年,一望无际的大连貔子窝(今为皮口)盐田,堆积的盐山一座座相连,好似金字塔般。


    1942年,位于大连杏树屯地区的海滩,那时是一处有名的海水浴场。

    1942年,位于大连杏树屯地区的海滩,那时是一处有名的海水浴场。


    1942年,暮色下的大连地区一处乡村景色,斜阳透过树林,映照在一处石碾上。

    1942年,暮色下的大连地区一处乡村景色,斜阳透过树林,映照在一处石碾上。


    1942年,春天的时光,微风习习,大连一处店铺,写有“福顺堂”“美容”字样,大约是理发店,门口却挂满了鸟笼。

    1942年,春天的时光,微风习习,大连一处店铺,写有“福顺堂”“美容”字样,大约是理发店,门口却挂满了鸟笼。





    相关链接:
    > 老照片:1924年-1942年的大连
    > 老照片:伪满时期的大连
    > 老照片:日本占领时期的大连
    > 1928年大连老照片,珍贵的历史记忆
    > 一组大连的老照片曝光,一定有你没见过的
    > 90年代的大连,一组1993年拍摄的辽宁大连老照片
    > 辽宁省大连市老照片:清朝末年的旅顺口(约1903年)
    > 大连市老照片:日本京都大学收藏,民国时期的大连风景
    > 老照片:1983年大连的城市交通工具电车
    > 1981年的东北辽宁大连老照片
    > 1983年的辽宁大连市老照片
    > 老照片带你看看九十年代的大连
    本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联系QQ:348102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