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咨询:18992849520
  • 咨询:18992849520
  • 上海知青40年后重返乡村 这些老照片讲述他们怎样的青春

    2013-4-23

    “这张照片是1971年过春节时拍的,当时因为没有回上海和父母过年,所以就在村里跟着老人学习起了纺棉。”说起40年前插队下乡事,年近七旬的苏阿慧阿姨拿出当年的劳动时拍的照片时一脸兴奋。她说,就是在那个春节,她第一次学会用纺棉车,并在老乡的帮助下学会了纺纱织布。“我是从纺纱开始,一步一步学到织布。说了也许没人相信,当时,我还真的织成一批布,还给做成一条裤子呢!”

     

    1968年,21岁的苏阿慧和她几十名同龄的年青人一起,响应号召,怀揣梦想,离开父母,告别上海来到了安徽利辛县的阚疃农村插队劳动。转眼过去了近半个世纪,当年和苏阿慧一起下乡的18名知青再次来到这里时,曾经的生活和劳动场景早已不复存在,留给她们的只有美好回忆。图为4月14日,特地从英国赶回参加这次活动的王丽在用心的拍摄船闸风光。她说,当年她是来插队劳动,她父亲是建设这个船闸的总指挥。

     

     “那时,农村经济条件差,物质生活匮乏,精神生活也很单调。对于知青们来说,书信是和家人联系的唯一方式。”田伟说,离开上海来到利辛农村插队劳动时,她只有18岁。对她们来说,那段知青时光是“刻骨铭心,终生难忘的”。图为1970年知青田伟兄妹三人在插队劳动的阚疃邮电局收到家书时高兴的情景。

     

    “当时住的是土墙房,晚上睡觉,老鼠会在蚊帐外上窜下跳,甚至会从你贴着蚊帐的手臂上走过,吓得你半夜惊叫…腌咸菜的缸里发现死老鼠,面条碗里会有死苍蝇,吃的主食就是山芋,每次把山芋干成片地洒在田里晾干,一旦遇到要下雨,手忙脚乱地滿地抢拾……”年过6旬的田伟对当初的生活劳动场景记忆犹新。她说,农村生活的艰辛,挑水种地、养猪纺纱这些农活远不是他们这个年龄所能承受的。图为知青饶惠梓在沟塘边挑水的场景。

     

    图为1970年知青饶惠梓和谢诚明在阚疃镇东于老圩子生产队插队时养猪的情景。据阚疃镇宣传委员何彩云介绍,当年,于老圩子插队小组被评为县上山下乡先进集体。为了准备宣传材料,就给当时正在喂猪的饶惠梓和谢诚明摆拍了这一张。“何彩云说,饶惠梓和谢诚明当时都是20岁,在插队时就是朋友。“饶老是到今年才退休的,所以得知饶老要重返插队乡村的事后,谢老特意从加拿大飞回来的,要完成他十年前退休时就想回来看看的愿望。”

     

    “我刚来时还是一个害羞小姑娘,韮菜麦苗分不清,什么农活也不会做。记忆中,第一次挑大粪,恶心的几次要吐;插秧时,腿上叮上好几个蚂蟥,吓的失声尖叫。”老知青王丽在自己的回忆录中介绍说,后来,队领导就尽量给她安排轻活干。“抬石子让我记数,修河堤让我帮着推车,插秧割麦,我总是分到最容易的地段,上工地我帮着算帐,队里买了拖拉机,第一个派我去学习开。”她说,收工后累的不愿做饭时,住在旁边的社员让她去他们家吃。

     

    图为饶惠梓(右一)在40年后回到当年的大礼堂,看到木柱子上自己亲手书写的文革标语仍然清晰可见时,异常兴奋和激动。

     

    “曾经的青春岁月,希望和憧憬,欢乐和眼泪,苦难和艰辛,铸成一段刻骨铭心的人生经历。回首踏过的足迹,祭奠逝去的青春,感怀与老乡们的友情。内心深处总有那抹不去的一个情结,所以我们还是来了。感叹青春已不再,两鬓亦斑白,且珍惜且快乐地前行…… ”透过老知青林丽珍写下这段文字和他们保存下来的老照片,可以感知到他们这一代下乡知青内心火热情感。


    本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联系QQ:348102726